点茶

Diancha

点茶之法源于煎茶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和明宁王朱权的《茶谱》对点茶法都做了详细的描述,他们本人也精于点茶。点茶法在宋代很流行,明代后期消失。

点茶法风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在宋代的诗词中多有描写。如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苏辙《宋城宰韩文寓日铸茶》诗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释德洪《无学点兼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度。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味须饶汝”等等。

源于煎茶法的点茶法

点茶法源于煎茶法,是对煎茶法的改进。煎茶是在鳆(或铛、铫)中进行,等到水二沸时下茶末,三沸时茶就已经煎成了,用瓢舀到茶碗中就可以饮用。由此想到,既然煎茶是在水沸后再下茶,那么先置茶叶然后再加入沸水也应该可行,于是就发明了点茶法。因为用沸水点茶,水温是逐渐降低的,因此将茶碾成极细的茶粉(煎茶则用碎茶末),又预先将茶盏烤热。点茶时先加入水少许,将茶调成膏稠状。煎茶的竹夹也演化为茶筅,改为在盏中搅拌,称为“击拂”。为便于注水,还发明了高肩长流的煮水器,即汤瓶等器具。

宋代的点茶法

宋代盛行点茶,许多文人志士嗜好此道,宋徽宗赵佶也精于点茶、分茶,连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深受影响。根据《大观茶论》和蔡襄《茶录》等相关文献归纳起来,点茶法的程序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焙盏、洗茶、炙茶、碾罗、点茶、品茶等。

点茶法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瓶、茶匙、茶筅、茶碾、茶磨、茶罗、茶盏等,以建窑黑釉盏为佳。择水、取火则与煎茶法相同。候汤是最难的一环,汤的火候很难把握,火小了茶叶会浮在上面,大了茶又会沉下去。一般情况下用风炉,也有用火盆及其他炉灶代替的。煮水则用汤瓶,因为汤瓶口细、点茶注汤又准。点茶前先焙盏,即用火烤盏或用沸水烫盏,盏冷则茶沫不浮。洗茶是用热水浸泡团茶,去其尘垢、冷气,并刮去表面的油膏。炙茶是以微火将团茶炙干,如果是当年新茶则不需炙烤。炙烤好的茶用纸密裹捶碎,然后入碾碾碎,继之用磨(碾、皑)磨成粉,再用罗筛去末。若是散、末茶则直接碾、磨、罗,不用洗、炙。

这时就可以点茶了,用茶匙抄茶入盏,先注少许的水并调至均匀,叫做“调膏”。然后就是量茶受汤,边注汤边用茶筅“击拂”。点茶的颜色以纯白为最佳,青白中等,灰白、黄白为下等。斗茶则是以水痕先现者为输,耐久者为胜。点茶一般是在茶盏里直接点,不加任何作料,直接持盏饮用。如果人多,也可在大茶瓯中点好茶,然后再分到小茶盏里品饮。

明代点茶法的终结

明代宁王朱权也精于茶道,他在《茶谱》中所倡导的饮茶法就是点茶法。只是宋代点茶往往直接在茶盏内点用,朱权却在大茶瓯中点茶,然后再分酾到小茶瓯中品啜,有时还在小茶瓯中加入花蕾以助茶香。朱权所用茶粉是用叶茶直接碾、磨、罗而成的,从而不再使用团茶。朱权还发明了一种适于野外烧水用的茶灶。这些大概就是他所说的“崇新改易,自成一家”。尽管在明朝初年有朱权等人的倡导,但由于散茶开始兴盛,而且简单方便的泡茶法也开始兴起,点茶法在明朝后期终归销声匿迹。

点茶时的“三碳”之说

点茶的过程中,水温的调节非常重要。因此,如何调整炭火也就成了关键的一环。在民间有“三炭”之说,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后炭(第二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添炭)。如果使用的是地炉时,这“三炭”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其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清理好地炉的内部并且要撒好湿灰,然后将三根圆形短炭作为底火放进炉底。当准备工作结束后,就可以将客人请进茶室。在第一次添炭时,当底火炭身的周围刚好披上一层薄灰时,是添炭的最佳时机。若底火火势太弱,连地炉本身都不能烘暖,这会显得主人太冷淡,缺乏对客人的体贴之心。相反,若底火火势太强,第一次添炭时,底火炭都要燃尽了,这不但缺乏情趣,也不利于恰到好处地调节水温。所以,底火的控制工作并不比点茶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