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

Paocha

泡茶法萌芽于唐代,形成于明朝中期,其传统的品饮方式主要有撮泡法、壶泡法、功夫茶法三种形式,之后又衍生出其他泡茶方式。自明代以来,泡茶法已经成为人们饮茶的主流方法。

总体来讲,中国历代饮茶法可分两大类四小类。两大类是指煮茶法和泡茶法,自汉至唐末五代饮茶以煮茶法为主,宋代以来饮茶以泡茶法为主。四小类是指煮茶法,在煮茶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煎茶法、泡茶法,以及作为特殊泡茶法的点茶法。煮茶法、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在中国不同时期各擅风流,汉魏六朝尚煮,唐五代尚煎,宋元尚点,明清以来泡茶法流行。

撮泡法

泡茶法萌芽于唐代,由于煎茶法的兴起和煮茶法的存在,泡茶法在唐代流传不广。五代宋时兴起点茶法,点茶法本质上也属于泡茶法,是一种特殊的泡茶法,即粉茶的冲泡。点茶法与泡茶法的最大区别在于点茶需调膏、击拂,而泡茶则不用,直接用沸水冲点。在点茶法中略去调膏、击拂,便成了粉茶的冲泡,将粉茶改为散茶,就形成了“撮泡”,撮泡法萌发于南宋。

撮泡法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洁盏(杯)、投茶、冲注、品啜等程序。直接将茶倒入杯盏,然后注入沸水即可。撮泡法在明朝时采用无盖的盏、瓯来泡茶;清代在宫廷和一些地方采用有盖有托的盖碗冲泡,便于保温、端接和品饮;近代又采用有柄有盖的茶杯冲泡;当代多用敞口的玻璃杯来泡茶,透过杯子可观赏汤色、芽叶舒展的情形。撮泡法一人一杯,直接在杯中续水,颇适应现代人的生活特点。

壶泡法

壶泡法萌芽于中唐,形成于明朝中期。明朝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书对壶泡法的记述较为详细,壶泡法大致形成于明朝正德至万历年间。因壶泡法的兴起与宜兴紫砂壶的兴起同步,壶泡法也有可能是苏吴一带人的发明。壶泡法的大致程序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泡茶、酌茶、品茶等程序。

泡茶法的主要器具有茶炉、茶铫、茶壶、茶盏(以景德镇白瓷茶盏为妙)等。择水、取火与煎茶、点茶法相同。然后是候汤,之后就是泡茶,当水纯熟时,可以先在壶中注入少量的水来祛荡冷气,然后再倒出。根据壶的大小来投放茶叶,有上中下三种投法。先倒水后放茶叫上投;先放茶后倒水叫下投;先倒半壶水之后添茶,再将水倒满叫中投。其中茶壶以小为贵,尤其是一个人独品,小则香气浓郁,否则,香气容易散漫。酌茶时,一只壶通常配四只左右的茶杯,一壶茶,一般只能分酾二三次。而杯、盏是以雪白为贵。品茶时要注意,酾不过早,饮不宜过迟,还应旋注旋饮。

功夫茶法

在清朝以后,源于福建武夷山的乌龙茶逐渐发展起来,于是在壶泡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种用小壶小杯冲泡品饮青茶的功夫茶法,又叫小壶泡。袁枚《随园食单·武夷茶》载:“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民国以来,安溪、潮汕等地多以盖碗代茶壶,方便实用。

由此可见,明清的泡茶法继承了宋代点茶的清饮,不加作料,但明朝人喜欢在壶中加花蕾与茶同泡。就其品饮方式而言主要有撮泡法、壶泡、功夫茶(小壶泡)三种形式。在当代,以壶泡与撮泡及功夫茶为基础,又创造了一些新式泡茶法。如发明闻香杯和茶海的台湾功夫茶。

“工夫茶”与“功夫茶”

“工夫茶”与“功夫茶”两词各有所指,不能混为一谈。工夫茶指茶叶制作之精良,其品质优异者,如工夫红茶、闽红工夫。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中说:“武夷山茶在山上者为岩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两山之以所产之岩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可见“工夫”是指茶叶的品质。

而“功夫茶”中的“功夫”不是指茶的品质,而是指茶人的素养、茶艺的造诣以及冲泡的空闲时间。清代施鸿保在《闽杂记》中写道:“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张心泰的《粤游小记》也说“潮郡尤嗜茶,大抵色、香、味二者兼备,其曰功夫茶”,这是指功夫茶的冲泡方法及闽南闽东一带的饮茶习俗。由此可见,这两者是各有所指。